本期《投資導航》聚焦兩大主題:其一是關於中國,我們會探討中國股市是否還有進一步上升空間;其二是闡述我們對美國和歐盟金融板塊的高度信心。
中國股市漲勢能否持續?
中國
儘管面對通縮壓力、國內需求疲弱及房地產低迷等挑戰,中國仍將2025年增長目標定為約5%。此外,政府計劃發行大量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以增加支出,支持人工智能(AI)模型和創業投資發展。
美國和歐盟財報季:金融股表現亮眼
美國
美國企業盈利增長令人印象深刻,當中大型銀行表現異常出色,其投資銀行業務顯示出復甦跡象。
歐洲
歐洲銀行股及整體金融股也錄得強勁的盈利增長和現金回報,而估值仍處於歷史低位。
中國股市漲勢能否持續?
美國總統特朗普追求保護主義之際,中國誓言要增加支出並向世界敞開懷抱。
儘管近期中美貿易戰升級,但中國政府於最新一屆全國人大會議上仍將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定為5%左右。總理李強承認國內經濟面對通縮壓力、國內需求疲弱及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等挑戰,並承諾加大支出以推動經濟增長。為支撐經濟增長,2025年的赤字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定為4%左右,較去年提高1%。
此外,中國擬發行人民幣1.3萬億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較2024年增加3,000億元)和人民幣4.4萬億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較2024年增加5,000億元) ,以加大支出強度。

在全國人大會上,中國還表示將加大對AI模型應用和創業投資發展的支持,以促進更多技術突破並加強技術自力更生能力。 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AI模型,並且是在中國AI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引發全球轟動之後。這令我們更加相信中國科技公司有不錯的投資價值。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要點是,在全球所有生成式AI相關專利中,中國專利佔比最大並且仍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如圖1)。顯而易見,中國希望在全球AI競賽中躍居前列。

我們預計市場將越來越關注AI帶來的營收。投資者可能質疑「夢幻七股」如此龐大的AI資本支出未來的投資回報,故此可能會繼續從該等股票中轉出。縱使中國科技股的每股盈利增長跑贏美股,但其估值仍較美股存在大幅折讓(如圖2)。短期而言,恒生科技指數呈技術性超買,任何疲弱都是進場機會。
美國和歐盟財報季:金融股表現亮眼
截至目前,已發佈財報的美國企業的平均盈利增長為14.2%,遠高於市場在1月初預期的+8%。預計2025年全年將增長12%。
美國大型銀行的業績非常出色。大多數銀行的業績普遍高於預期,這也從其主要業務中顯而易見。重要的是,投行業務之前表現低迷,直到最近已有所復甦,但可能尚未完全反映在價格上。 事實上,金融板塊跑贏「夢幻七股」,帶動美國股市開始擴闊(如圖3) 。
故美國銀行股並沒有那麼便宜,但預計2025年將實現穩健增長,特別是在特朗普總統可能放鬆管制政策的情況下。穩健的經濟應有助於抑制違約,而「利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企」情景可能會帶來額外的推動力。故此,我們預期美國主要銀行仍有潛力。
其他金融股也處於良好狀態。加州山火肆虐,令外界對對保險公司有所擔憂,但相關索賠似乎是可控的。美國私人保險公司對加州的風險敞口已大幅減少,它們通常會為這種災難再投保。

德國財政政策大轉彎可能帶來顛覆性改變我們是否仍然看好歐盟金融股?
德國提議史無前例地放鬆「債務剎車」規則,以提振國防和基礎設施支出,可能扭轉經濟低迷之勢。2024年第四季企業盈利表現溫和,但也算是令人鼓舞,當中盈利貢獻最高的是我們最看好的板塊之一 — 金融板塊(如圖4) 。
我們繼續看好歐洲銀行股及整體金融股。企業盈利增長和現金回報相當可觀,許多企業紛紛上調指引,2025年有望繼續增長。此外,不論是從歷史水平來看還是與其他市場相比,其估值均十分便宜。儘管歐洲金融股面臨越來越多來自美國同業的競爭,但大環境仍然對其有利,併購和重組也有望提供進一步支持。

我們的首席投資官(CIO)資產配置概覽 - 2025年3月
